近年来,科左中旗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治本作用,坚持把发展生态林果产业作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注重把生态扶贫建在产业链上,促进生态林果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相融合,探索出了具有科左中旗特色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生态林果产业带贫减贫模式。
生态林果产业扶贫做法
抓好发展生态林果产业的政策引导
科左中旗相继出台《科左中旗林业生态扶贫三年规划(2018-2020年)》及《科左中旗林业生态扶贫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支持性政策文件,特别是制定了“鼓励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林果产业,将贫困户当年造林优先纳入国家造林工程,落实国家造林补助资金”政策,按造林前地类和栽植树种优先落实国家造林补助项目,乔木造林每亩补助500元,灌木造林每亩补助240元。这一政策,极大地调动了贫困户发展林果产业的积极性。
抓好发展生态林果产业的科技支撑
投入扶贫资金33.9万元,聘请辽宁果树研究院教授、通辽市林科院专家,围绕沙棘生态经济林、锦绣海棠果树经济林的栽培及管理技术,利用现场培训、教材培训、课堂培训、电视培训等方式进行培训,使贫困群众掌握沙棘生态经济林、锦绣海棠果树经济林栽培、抚育、管理等技术,增强贫困户发展和参与生态产业能力,引导贫困户参与生态建设中来,并从中受益。
抓好发展生态林果产业的苗木保障
2019年投入各级资金1890万元,在全旗18个苏木乡镇场和4个国有林场规划建设27个生态扶贫育苗基地,以果树、沙棘、元宝枫、糖械、金叶榆、樟子松等苗木品种为主,建设面积达到3350亩,培育生态经济林、果树经济林、景观经济林苗木1500万株,实现了造林绿化苗木全部自给。
科左中旗大力推进生态扶贫,深入实施天然森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森林抚育等工程,既为广大贫困群众从生态保护中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又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近日,国际植物学知名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了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南昌)超级稻育种研究团队副研究员曹志斌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克隆了水稻重要功能基因HTH5,发现HTH5可正向调控水稻对高温的耐受性,并解析了其调控的分子机制。该成果为水稻耐高温育种的分子改良提供了基因储备和材料基础。全球气候变暖是影响水稻生产最严..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