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线虫为根结线虫,不但危害草莓,还危害花生、大豆、芋头、胡萝卜、蕃茄等多种作物。发病特性 根结线虫在通气良好、质地疏松的沙壤土中发生重,尤其是肥力低的砂质岭薄地发生重,低洼、返碱地和黏性土壤发病轻或不发病。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20%以下或90%以上都不利于根结线虫的侵入。幼虫侵入的*适土壤含水量为70%。连作地发生重,轮作地发病轻,水旱轮作可以控制病害的发生。坐地繁殖或用带虫瘿的病株繁殖草莓苗,易传播病害。土温12℃-19℃时,幼虫10天才能侵入,20℃-26℃时,4-5天就能大量侵入,高于26℃不利于侵入。
防治方法:加强检疫;选择抗线虫病的品种;同一地块隔年种植草莓或连作3年后隔3-4年再种草莓,期间种植线虫不危害的作物;在生产过程或收获后,拔除病根、病株,并集中烧毁;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促使草莓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育苗时选无病地和不带线虫病的苗育苗。移栽时挖大坨,以使苗健壮;夏季密封大棚,地面用黑地膜覆盖,进行高温杀菌;药剂防治可用40%甲基异硫磷乳剂,按有效成分计,病地每苗施300-400克,特重地亩施500克;10灭线磷亩施1公斤,3%呋喃丹颗粒剂病地亩施5公斤,1.8%阿维菌素乳油亩施1公斤。
近日,国际植物学知名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了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南昌)超级稻育种研究团队副研究员曹志斌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克隆了水稻重要功能基因HTH5,发现HTH5可正向调控水稻对高温的耐受性,并解析了其调控的分子机制。该成果为水稻耐高温育种的分子改良提供了基因储备和材料基础。全球气候变暖是影响水稻生产最严..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